本報訊(記者 一葦)昆曲唱清音,廉潔進校園。近日,昆曲《十五貫·訪鼠測字》亮相蘇州市職業大學第十六屆“校園廉潔文化活動月”啟動儀式,以充滿江南韻味的昆曲名段,鮮活生動地唱響校園廉潔強音。
昆曲《十五貫》由清初戲曲作家朱?創作,講述了熊友蘭、熊友蕙兄弟各遭冤案,雙雙被判死刑后,蘇州知府況鐘夢見有兩只熊前來向他乞哀,于是上奏請求復審,最終平反冤案的故事。該劇揭露批判了主觀臆斷和因循守舊的官僚作風,歌頌了實事求是的精神,在今天仍有相當的現實意義。其中,《訪鼠測字》系全劇精華所在,生動展現了況鐘身體力行為民請命的精神與風骨。
此次在校園演出的昆曲《十五貫·訪鼠測字》由學校蘭芽昆劇團創排。劇團負責人、蘇州職業大學副教授冷桂軍告訴記者,“我們這次的版本,是基于1956年陶金導演的昆曲電影《十五貫》創排的,時間緊、任務重,很多地方存在局限,但這是一次校園廉政建設與傳統文化傳承結合的有益嘗試,對昆曲扎根校園也很有推動作用。”他希望,在之后的日子里,能夠與學生齊心協力,將原版昆曲電影的思想性與藝術性更好地排演、復原出來。
據了解,蘇州市職業大學“校園廉潔文化活動月”系列活動旨在傳承優良家教家風,積極探索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新途徑,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政治生態。學校還將不斷提升加強理論指導實踐水平,創作出更多符合江南廉潔文化特點的優秀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