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報訊(記者 胡毓菁)南宋《平江圖》是我國現存最久、最完整的城市平面圖,是蘇州古城千年歷史的見證。昨天,一塊根據原圖復刻的磚雕《平江圖》,在古城學士街和干將西路路口揭幕亮相。據悉,該作品由來自相城區的“蘇州府袁氏堂”第五代傳承人、蘇州市級非遺傳承人袁中平率團隊歷時三個月創作而成。此次,該作品在姑蘇古城繁華之地揭幕落成,不僅是姑蘇區和相城區主動融入市域一體化發展格局,進一步創新文化交流的一次生動體現,也是姑蘇區積極探索古城公共空間城市家具設計及布置,體現“江南文化”內涵,展現千年古城人文魅力的一次具體實踐。
據袁中平介紹,為了讓《平江圖》更加真實立體、栩栩如生,他選取32塊具有國家專利的超級細料金磚為創作基材,按照1:1的比例將南宋《平江圖》臨摹到該尺寸的金磚上,然后進行整體雕刻范圍的規劃區分,利用深淺不一的雕刻手法進行創作。
“整個作品在一刻一鑿間展現古城的一街一巷,重現《平江圖》中城市建筑風貌和規劃布局,再現姑蘇繁華盛景。”袁中平說,在磚雕《平江圖》上,碑首的雙龍立體雕刻、蘇州城墻、天平山、楊城湖(現陽澄湖)、長蕩(現虎丘濕地公園水系)等體現姑蘇區、相城區的脈群元素逐一刻鑿。值得一提的是,磚雕《平江圖》的拼接標準在磚雕界極為罕見,“常規磚雕拼接縫在3毫米至5毫米左右,磚雕《平江圖》是以絲來計算,大部分拼縫在30絲以內(一根頭發絲是7絲),最大拼接縫僅在1毫米之內。”